医疗器械(MedTech)企业开发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可以用于诊断、监测、治疗以及预防疾病。对世界卫生保健系统来说,医疗器械企业在患者旅程中的每个环节均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护人类的健康与福祉。
2023上海医疗器械创新展分享关于2023年IVD发展趋势的思考
根据BBC IVD团队分析,新冠疫情前,整体全球IVD的体量在2019年达到6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左右。受新冠影响,2020到2022年市场波动较大,但整体仍然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整体体量约为1180亿美元。随着新冠检测需求的降低,IVD市场已经进入回调期,并预计于2023年完成回调。
医疗器械展览会围观IB牵手GE医疗,医学影像公司股价爆涨28%
GE专注于世界至关重要的问题,以优秀人才和技术应对行业重大挑战。GE医疗集团在医学成像、软件和信息技术、患者监护和诊断、药物研发、生物制药技术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助力专业医务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到富士胶片宣布将重组日本的医疗系统集团公司,以加强其医疗系统业务结构。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光纤内窥镜市场规模将于2029年达48亿美元!2023上海医疗器械创新展带您看两大技术发展方向
光学纤维内窥镜是光导纤维光学系统的一种,并且使用玻璃纤维光束来作为导光传像的元件,镜头柔软弯曲,其优点是镜头部分可以让术者操纵改变方向,减少了检查盲区,增加了应用的范围,不过其成像效果不如硬质镜好。
内镜技术核心壁垒!2023上海医疗器械创新展揭示图像传感器与处理器是主要掣肘点
电子内窥镜设备在微创手术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医生传输清晰的患者体内影像,便于术中观察 、病灶导航、以及诊疗操作。以镜体是否弯曲和进入人体的方式可以将内窥镜分为硬镜和软镜。
医疗器械行业展览高端产品设计研发好文推荐:眼科人工智能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本文从眼科人工智能在眼科远程医疗相关应用的角度,主要分析并总结当下我国人工智能在眼科相关疾病远程医疗中的发展程度、所具优势以及存在问题,并讨论眼科人工智能在远程医疗的应用展望。
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带您解读《人因工程应用于药械组合产品开发中的启示》
在药械组合仿制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制剂的药学研究外,还需要考虑人为因素( human factors,HF)工程( 简称“人因工程”),进行人因工程可比性研究。在药械组合产品的仿制开发中,需要系统考虑人因工程的设计,从而尽量缩小仿制产品与原研产品的差异。
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产业速递——ACURATE Prime XL:波科新一代TAVR
随着中国TAVR技术的发展,手术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截至2022年11月,中国内地累计TAVR手术量已经突破两万例。相对于开胸换瓣手术,TAVR凭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成为重症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新型治疗手段。
2023上海医疗器械创新展为您介绍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种类、特点及合成途径
研究发现PHA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物化特性及合成塑料所不具备的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光学活性、压电性、气体相隔性等许多优秀性能。
软材料硬实力!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盘点神经外科手术中的软材料
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新型软设备可以在三个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微创手术、靶向药物输送和植入式神经电极。软生物医学装置(soft devices)领域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软生物医学设备从学术界到商业化的转化仍然有限。
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剖析PTFE Liner–血管介入导管内衬管
血管介入诊疗的常用器材 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常用器材应包括:导管、导丝、球囊扩张导管、血管内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滤器以及各种穿刺器械等几大类。本文主要从导管内衬管基本特性、PTFE Liner性能特点以及PTFE Liner生产方式来介绍血管介入导管所需用到的内衬管,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帮助大家在PTFE Liner内衬管选择方面有所帮助。
血管内超声技术诞生于20世纪末,它利用安装在心导管顶端的微型超声探头,实时显示血管的截面图像,能清晰显示管壁结构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状等,精确地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甚至可以辨认钙化、纤维化和脂质池等病变,发现冠脉造影不能显示的血管早期病变。
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速递人工触摸系统——高度弯曲、不敏感和防水的表皮电子元件
表皮电子器件已经看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个人保健,人类活动监测到人机界面。表皮电子与皮肤的适形接触对于提高传感信号的质量至关重要。
收藏!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分享5张表助你搞透植介入器械抗凝涂层
血管介入技术能够有效治疗血管疾病,相比传统外科手术,它的优势在于创伤小、反应低、恢复快以及靶向性高,在一些领域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式。
从FDA监管CDx的基本原则、CDx监管政策的演变历程、美国LDT和CDx监管的现状与未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将陆续分三期内容进行介绍。首先简单为大家介绍FDA监管医疗器械的法学基础。
血管介入诊疗的常用器材 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常用器材应包括:导管、导丝、球囊扩张导管、血管内支架和内支架移植物、滤器以及各种穿刺器械等几大类。近年来与血管介入产品涂层相关的并发症逐渐引起关注,聚合物润滑涂层的使用可能会由于涂层与基底的粘着力不良使其从器械分离或脱落,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并且可能对患者转归产生重大影响。
FDA更新!2023有源医疗器械创新论坛分享生物相容性指南,明确不需要进行测试的器械和材料
教科书里,生物相容性是指生物医用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反应的性质,包括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力学相容性以及免疫相容性等方面,是生物材料研究中贯穿始终的主题。
医疗器械法规(EU)2017/745(以下简称:MDR)自2021年5月26日起正式生效,取代了迄今为止一直有效的93/42/EEC指令(以下简称:MDD)。MDR的主要目的是为医疗器械建立高质量的标准,协调有关医疗器械投放市场的规则,并对整个欧盟进行有效监督。毋庸置疑,历经过去20年的行业发展与进步,立法的改变是迫切需要的。
Henry Schein作为全球最大的牙科产品经销商,致力于推进数字化口腔 在技工室和手术实践中,齿科的未来是数字化的。新的数字技术正在优化工作流程,使得齿科诊所变得更高速,更简化和更优化,同时提供了更高的经济回报。
医疗自动化制造设备展关注这一骨科收购!捷迈邦美扩展3D关节打印市场
近日了解到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公司捷迈邦美(Zimmer Biomet,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 ZBH)于2023年5月1日宣布,其已达成最终协议,收购个性化3D打印植入物制造商Ossis。Ossis公司拥有超过16年的临床经验和工程专业知识,专注于复杂的髋关节置换3D打印技术,包括二次置换和涉及骨肿瘤和创伤的置换的相关研究。
参与MedTech World全球系列医疗设计与技术展会,与2000+全球领先供应商面对面交流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