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4年9月25-27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EN | 中文
   

首页 > 行业新闻 > 上海医疗器械展行研| CT技术大变革之下,产学研如何协同共进?

上海医疗器械展行研| CT技术大变革之下,产学研如何协同共进?

2022-05-20

过去一年多来,上海医疗器械展Medtec 中国展洞悉医械行业,发现几乎所有主流CT厂商技术布局都指向了同一个领域——能量CT探测器技术,CT诊断由于它的特殊诊断价值,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CT设备比较昂贵,检查费用偏高,某些部位的检查,诊断价值,尤其是定性诊断,还有一定限度。这种技术即利用能量成像拓展CT诊断的边界,提升组织分辨率,并从形态诊断拓展至功能诊断。围绕能量CT的产品研发及投资并购相继展开,预示着沉寂多年的CT技术即将进入大变革时代。 自1972年CT被发明以来, 其技术快速进化,从早期的单排CT到如今普及的64排,以及更高端的512层CT,经历多年的探测器层排大战之后, 受物理原理限制,CT技术发展在单纯增加探测器排数的道路上似乎已经走到尽头。 每一项新兴医疗技术都会面临监管、市场、临床的严格拷问:能量CT带来了哪些临床创新,准备如何进入临床普及应用,又能否成为下一代关键的CT技术方向? 就以上话题,医趋势采访了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飞利浦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精准诊断业务群总经理陈胜裕以及飞利浦大中华区CT业务总经理赵磊。 1
突破传统CT技术边界
《能量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重磅发布!

对于医疗行业来说,用以规范新技术的规则和界限,必须审慎又精细,尤其需要行业多方的合作探索。

今年5月,由刘士远主委和金征宇会长牵头,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双重背书的《能量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发布,为能量CT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落地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据《共识》,CT技术发展历经近50年,其发展方向正在从传统的扫描速度和排数(探测器宽度)向能量CT转变,能量CT又可分为两大流派:

基于X射线球管(源)的能量CT技术;

基于探测器的能量成像CT技术,技术壁垒更高,可再分为双层探测器光谱CT和光子计数CT,两者共同代表了CT未来的方向。

“能量CT拓宽了传统CT的应用范围,对人体组织的诊断突破了形态学的限制,可以实现功能成像、代谢成像甚至分子成像,图像更加精准,对一些临床难诊疾病比如心血管、肺癌等帮助更大。”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表示。

能量CT独特临床价值:精准识别超早期心血管、肿瘤病灶
“胸部疾病,如心血管、肺部疾病的影像解决方案好比一场战争的制高点,是医疗影像厂商的必争之地。”据刘士远教授介绍,这是对CT产品优劣的关键考点。

在心血管疾病成像领域,能量CT具体的临床价值在于,“通过更细化的碘图和参数,显示出更微小的差异,提示早期的心肌缺血,帮助临床进一步筛选出潜在的心梗患者,避免未来猝死的发生。”

在肿瘤成像方面,能量CT同样可以非常精准地识别超早期的肿瘤病灶。上海医疗器械展Medtec 中国展技术论坛J:高端有源医疗设备核心部件与技术论坛中前沿议题包含高端影像设备分子影像探针的设计以及人工智能推动CT的发展,点击快速预登记获取参会机会。

“比如在肺结节诊断上,除了形态学的大小、密度、体积等参数,能量CT还可以获取碘的摄取率以及代谢的程度,对于肺结节的定性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刘士远教授指出,在疗效评价方面,通过CT能量成像还可以观察治疗反应和代谢变化,对有高密度沉积物的病变,可以通过双能图像去除钙化或出血等的影响获得准确判断信息,实现高特异性的疗效评价。

诊断环节提质增效,“友好”DRG与基层医疗机构
DRG/DIP之下,成本控制相当于一个隐形的“紧箍咒”,医院所有的运营动作都要考虑医疗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在提质增效方面,能量CT有什么独特优势?“单纯把购入新设备,等同于医院增加支出、增加病人负担的看法是片面和错误的。”

刘士远教授认为,只有积极拥抱推陈出新的诊疗工具和手段,才是真正对患者有益,也是对患者和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负责。

从患者角度,如果传统CT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就必须辅以MRI、PET-CT等额外检查,耗时的同时也增加经济负担。而能量CT可以通过多维度的参数、更加丰富的信息直接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检查,间接节省了诊断的费用。

此外,相比磁共振与核医学,CT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更强,“如果通过循证医学多中心研究,证明CT能量成像对于一些疾病的诊断能够与磁共振、核医学达到等效性,那么对于基层县级医院,就具有更大的推广价值。”刘士远教授透露,“我们正在做这个方向的研究。”

2
产学研多方发力
产学研多方发力

在医疗这样一个严谨的学科中,产品技术越为先进,意味着临床落地越有挑战性。因为医师不仅仅需要先进产品进入医院使用,更需要掌握如何用好、用对的内在技能。作为行业“领航者”,刘士远教授所在的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一直积极推动新技术的落地应用。他对医趋势表示,学会“纵横结合”的工作架构有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纵”指各亚专业学组,通过各亚专业方向专家对新技术的功能和应用进行纵深方向挖掘,可以加深对技术的认识、拓展应用范围、提高应用效果。“横”指工作模块,包括质控规范、人工智能、基层能力提升、科普工作组等。可以将纵向研究的成果,在全国范围整合、推广、应用和示范。“通过‘纵、横’双向发力的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医院的内涵能力,另一方面可提高病人诊断的准确率,最终让病人获益。”此外,飞利浦方面,早已将光谱CT作为其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据飞利浦大中华区CT业务总经理赵磊介绍,飞利浦正在不遗余力的对光谱CT技术的普及应用投入各种资源。对内,加大支持团队建设:过去一年,尽管在疫情压力下,飞利浦仍将CT临床科研团队扩大一倍规模,且同时保证人才的高质量,以更好支持用户开展临床科研。在加强临床应用方面,新增设高级临床应用支持团队,专注于前沿技术临床应用的落地,做好十足的准备去服务用户。对外,推动技术与临床合作:

支持学术团体制定共识及指南。2018年,第一代彩色光谱CT进入国内临床,飞利浦在中华医学会的指下,联合推动制定和发布了基于实践经验的《双层探测器光谱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第一版)》

2022年,CT技术正在迎来大变革,能量CT正在打破传统技术的极限飞向更高更远处。但同时上海医疗器械展Medtec 中国展也提醒各位医械制造者,在医疗行业,一项新技术的开发到落地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正如行至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路,产、学、研各方是战友。

来源:MedTrend医趋势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