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

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4年9月25-27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EN | 中文
   

首页 > 市场情报 > 海外医疗市场分析:仍处探索期,主战场将向二三线城市外移

海外医疗市场分析:仍处探索期,主战场将向二三线城市外移

2017-07-26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发展和规范社会搬办医,满足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

随着海外医疗服务的平台化发展,2017年海外医疗市场将遇到哪些机会与挑战?不同的产品内容又会衍生出怎样的市场模式?未来市场将如何发展?

2017年6月,易观发布了《海外医疗市场专题分析2017》的专题研究报告,从市场现状、商业模式与市场发展趋势等方向解析,亿欧将对此报告进行简要分析。

据易观统计数据显示,2010-2015年,中国民营医院数量占比由30%左右上升至50%,与此同时,出境人数也从0.57亿人次上升到1.17亿人次。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在包括香港、泰国、韩国、日本、美国等海外医疗供应来源中,香港2015年海外医疗供应人次遥遥领先,为4584万,位居第二的是泰国,为793万。民营医疗和旅游业的发展共同促进了海外医疗的发展。

报告将海外医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探索期(2005-2019年)、启动期(2019-年)和高速发展期。目前,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使得大量厂商和投资方涌入,但在患者渠道端,出现了激烈竞争,服务同质化情况严重。数据显示,主营业务为海外医疗服务的47家中介和互联网平台企业中,仅有4.3%企业融资超过A轮,中国的海外医疗市场仍处于探索期。

海外医疗市场处于探索期,政策监管亟待完善

可以说,中国海外医疗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渠道和服务运营是海外医疗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指出,医疗产业化环境的发展以及国外转诊给海外医疗机构带来的创收,给海外医疗市场带来利好。但同时,海外医疗也存在着一系列限制和门槛,例如:1、高流量品服务医疗门槛低易被旅行社复制;2、医疗付费推广渠道易受限制;3、出国重症治疗对患者身体和经济要求高。

那么中国海外医疗服务市场有哪些玩家?报告将海外医疗产业链分为上游的资源提供方、中游的服务厂商和下游的市场需求方。国内较为知名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包括微医、就医160等在内均处在中游。

中国海外医疗服务市场构成

报告显示,海外医疗厂商分为三种商业模式:互联网平台型、综合渠道型和线下会所型。在互联网平台型商业模式中,海外医院与互联网海外医疗服务平台合作,用户通过平台,与入驻的医生建立联系,达成就医。以春雨国际为例,平台型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以线上渠道为主,线下为辅打造资源和用户间的信息屏障,提高服务性价比。

海外医疗厂商呈现多样化商业模式发展

产品方面,按照服务侧重点,海外医疗产品大致可分为重医疗产品和大健康产品。前者是基于优质医疗技术水平,根据患者自身经济水平定制产品服务方案,后者则是视健康或亚健康人群为主要目标客户优质体验与高性价比为关键发展因素。

重医疗产品和大健康产品

易观数据显示,国外医疗服务满意度在医疗设施、诊断准确性、医生专业性、服务质量、就医环境等方面均比国内高,但价格反不得人心;由于语言因素和地理隔绝,出国患者主要担忧归国后的病情跟踪。因此,重医疗产品的价格和诊后服务为用户的主要痛点。对大健康产品而言,建立渠道壁垒则是标准化产品的主要突破口。

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机构调研数据,预计2017年全球医疗旅游收入规模达到6785亿美元,将占世界旅游总收入16%;易观预测,预计2017年中国海外医疗服务市场规模将超过10亿元。政策的不断完善、监管的加强也将为海外医疗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未来,海外医疗市场将呈现线上线下双协同发展格局。通过线上广告精准投放、搜索引擎优化、移动医疗APP倒流和线下私人银行、商业保险和诊所地渠道资源,为海外医疗标准品和定制化产品拓展渠道。

渠道资源将成为决定市场格局重要因素

据易观万像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高消费水平人群有36.9%分布在超一线城市。以北京为例,其三甲医院在各城市中排名第一,约80家;国际跨境转诊数量占比仍然领先,约13%。

同时,二三线城市高消费水平总体占比超过四成,这类用户发展潜力巨大。未来,海外医疗主战场将从一线城市外移。

海外医疗主战场从一线城市外移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