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医疗器械展览会|射频消融导管电极材料的选择
2025-08-19
射频消融导管的尖端电极直接将射频能量传入组织,其材料选择对消融效果、耐久性和生物相容性至关重要。理想的电极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以减少能量损耗)、高耐腐蚀性(在体液环境中长期稳定)、生物相容性(不引发有害的组织反应)以及足够的机械强度(能承受消融时的热应力和操作中的张力)。2025医疗器械展览会了解到,目前临床上主流的消融电极材料是铂铱合金,此外还有纯铂、不锈钢以及一些新型材料的探索。
- 铂铱合金:铂(Pt)是一种化学性质极稳定的贵金属,导电性能良好,且在体内几乎不发生腐蚀或离子释放,生物相容性优异。然而纯铂质地较软,机械强度有限。因此,消融电极多采用铂与铱(Ir)的合金,通常含铱5%~20%。铱的加入显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熔点(铂铱合金熔点约1750℃),使其能够承受射频消融时局部产生的高温(一般电极表面温度可达80~95℃)而不发生形变或熔化。同时,铂铱合金仍保持了铂的耐腐蚀和生物相容特性,在血液和组织液中长期稳定,不会引发明显的毒性或免疫反应。铂铱合金电极表面光滑,不易粘附血液成分,可减少血栓形成倾向。由于具备上述优点,铂铱合金成为目前消融导管电极的标准材料,几乎所有主流产品的尖端电极均为铂铱制成。铂铱电极通常呈银白色金属光泽,直径多为2~3mm,长度约2~4mm,具体尺寸根据产品设计而定。
- 纯铂电极:纯铂的导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与铂铱合金相当,但机械强度略低。一些早期消融导管或特殊设计可能采用纯铂电极。纯铂电极在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但其硬度较低,反复接触组织可能导致尖端磨损或变形。因此,目前纯铂单独作为消融电极已较少见,更多是与其他金属形成合金使用。
- 不锈钢:不锈钢(如304或316L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加工性能,成本低廉,早期一些消融电极曾尝试使用不锈钢制造。然而不锈钢在体内易受腐蚀,表面可能形成氧化膜影响导电,且长期植入的生物相容性不如贵金属。因此,不锈钢电极目前仅见于一些一次性使用的消融针或非血管内消融器械,在心脏射频消融导管中已基本被淘汰。
- 其他金属及合金:除铂铱外,也有研究探索其他贵金属或合金作为电极材料,例如铂铑合金、金等。金的导电性极佳且生物惰性,但质地太软且成本高昂,不适合作为电极结构材料。钽(Ta)也是一种耐腐蚀金属,有文献报道将钽用于消融电极涂层以提高耐腐蚀性。但总体而言,铂铱合金凭借综合性能优势,仍是行业首选材料。
- 新型材料探索: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一些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被尝试用于电极以提升性能。例如,碳纳米管(CNT)和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和机械强度,研究者正探索将其用于柔性电极或电极涂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材料可制成柔性薄膜电极,贴附在导管尖端,有望增加电极与组织的贴合面积并降低界面阻抗。此外,它们的生物相容性经过表面功能化后也有所改善。不过,这些新材料距离临床应用尚有距离,需要解决大规模制备、与导管集成以及长期安全性等问题。
文章来源:做导管的小白
文章内容仅供知识交流分享使用,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