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为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服务

2025年9月24-26日 | 上海世博展览馆1&2号馆

首页 > 技术新知 > 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ECMO、IABP和VAD的对比

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ECMO、IABP和VAD的对比

2025-07-25

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器官。心力衰竭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心脏的充盈(充血)和/或射血(泵血)能力受损,这种障碍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泵送血液以满足身体的代谢需求或只能在静脉压力异常升高的情况下满足这种需求。这时候可能就需要“第二颗心”的帮忙,如ECMO、IABP或VAD,三种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本期,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为您介绍ECMO、IABP和VAD三者之间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

 

1ECMO

体外膜肺氧合(ECMO)是一种重要的生命支持技术,当患者的呼吸或心脏功能严重受损,传统治疗手段无法维持生命时,ECMO可以直接代替肺部交换氧气和二氧化碳,能够提供长时间的呼吸和心脏支持,为患者提供足够的时间恢复受损的器官功能。

2IABP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或高危的PCI手术或外科搭桥手术等情况下采用的一种机械辅助循环方法,IABP是将球囊导管置于降主动脉内,外接控制装置,随心脏的舒张和收缩进行充气和放气,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冠状动脉的灌注。

3VAD

心室辅助装置(VAD)是将心房或心室的血液引流到辅助装置,通过血泵升压后,再回输到动脉系统,起到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做功,维持血液循环的作用。它通常被植入到患有严重心力衰竭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体内,以维持心脏的有效泵血功能。VAD并非替代心脏,而是与心脏一起工作,减轻心脏的负担,对于各种原因导致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二、工作原理

1ECMO

ECMO通过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人工氧合后再输送回体内,来维持患者的氧合和二氧化碳排出。在ECMO系统中,血液通过体外膜氧合装置,在其中与氧气进行氧合反应,再将氧合后的血液输送回体内,确保组织和器官得到足够的氧供。

2IABP

在降主动脉内置入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时球囊快速放气,造成空腔效应,则能够起到降低后负荷的作用,增加了心排血量,改善了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增加尿量,同时伴有心率下降;而在心脏舒张开始、主动脉瓣关闭时球囊快速充气,增加了动脉舒张压,从而增加冠状动脉灌注。

3VAD

VAD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是管道系统,分别用于将血液从心室导入VAD,和将血液从VAD送入主动脉,以进一步分布于全身;二是动力装置,实际上是一个类似于心脏的泵。VAD主要作用机理就是替代心室或心房做工,从而减轻心脏的负荷,让心脏得到休息。同时泵出的血液也可满足全身的需求。通过血泵来完全或部分代替心脏工作的变速、变容量的小型泵,以模拟自然心脏的收缩,符合患者生理需求。

三、适用范围

1ECMO

ECMO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严重肺部感染、心源性休克等。

(1)VV-ECMO适应证:在最优的机械通气条件下,联合如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肺复张、俯卧位通气等其他治疗手段仍效果不佳,氧合指数< 80mmHg 的低氧血症呼吸衰竭患者;尽管进行了优化的传统机械通气,但仍有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作为肺移植或肺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不全的桥接呼吸支持。

(2)VA-ECMO适应证: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期;单纯右心衰竭;心血管外科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支持;高危介入和经导管手术的术中支持;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感染和非感染相关心肌疾病;其他病因引起的心原性休克。

2IABP

IABP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泵衰竭:如严重冠脉三支病变、大面积心肌梗死、心脏挫伤、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心源性休克等;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的机械性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严重缺血导致的室性心律失常;进展性心肌梗死;围手术期对重症病人的支持和保护等。

目前,IABP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比较成熟,尤其在PCI辅助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合理选择PCI患者、熟练掌握IABP操作技术以及提高IABP使用期间的管理等,可以更好地发挥IABP的治疗作用,提高PCI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3VAD

VAD主要用于药物和器械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衰患者在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部分严重心衰患者的替代治疗。且至少符合以下一项标准:12个月内出现≥2次因心力衰竭非预期住院;依赖静脉正性肌力药物;或依赖短期机械辅助支持;心原性因素导致运动能力明显减低,表现为不能运动,或心肺运动试验量Peak VO₂<14 ml/(kg·min)或小于预测值的50%,或6MWT<300 m;低心输出量而引起的终末脏器进行性恶化。

 

文章来源:医械知识

文章内容仅供知识交流分享使用,如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X